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想起社旗腊八面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里村
    2018-01-24 08:06:26   转载

    细数农历中的传统节气,似乎每一个节气都有与其相对应的食物。虽然各地的风俗相异,食物的种类也不尽相同,但每提到一个节日,也许,每个人都会想起那一种属于自己记忆中的味道。

    提到即将要到来的、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气:腊八节,可能很多人在脑海中立刻就会涌现出热气腾腾、美味可口的“腊八粥”。但在我的记忆,则会想到另一种独特的故乡食物:腊八面。


    它独特,首先它的食用时间独特:一年只有一次。在一年之中,也只有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才会以“腊八面”为食。而在其它任何时候,我们都难以吃到“腊八面”了。这也使它与腊八节建立起了牢固的对应关系,深深的印刻在故乡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。

    其次,是它选用的食材和制作的方式比较独特。与腊八粥那种“广纳五谷,包容各色“的食材选用思路相近,”腊八面“更是把各种食材”群英会“的模式发挥到了极致。它把面与米这两种原本南北不相容的主食”撮合“在一起,还把各种蔬菜与主食一锅同煮。这种完全违背烹饪规律、纷繁杂糅的制作方式,却恰恰成就了它独特的风味。


    记得小时候,在腊八节的前一天,奶奶就会着手准备好新鲜的面条以备次日使用。轧制面条的面粉也是自家动手淘洗、晾晒之后的麦子磨出来的。那种干净,芬芳的麦香是面条的灵魂,也是记忆的味蕾上最清新的音符。

    故乡的腊八节,往往是伴着清晨薄薄的轻霜和清冽的朝阳一同到来的。当我们小孩子起床之时,烟囱正升起炊烟,厨房的门窗也正向外冒出热气腾腾的白烟。走进厨房,厨案上已摆满了各种炒制完毕、备用的菜肴:油煎的豆腐焦黄诱人,清炒的萝卜白菜清爽甘甜,烫煮的粉条光亮爽滑,腌制的芫荽清香浓郁……


     当面条和大米小米在一锅沸腾的开水中同煮之时,这些平时里难得相见的“异域兄弟“相聚在一起。小米的清香,大米的浓郁,面香的厚重,不同的谷香交汇融合,相得益彰。这时,再将已备好的各类菜肴一同下锅,多样的菜蔬如花般在锅内绽放:绿的青菜,红的辣椒,青的萝卜,焦黄的豆腐……当用芝麻香油腌制的葱花入锅之后,一锅满满的”腊八面“便做好了。


     即便是饥肠辘辘,垂涎欲滴,我们望着香喷喷的“腊八面“也不敢贸贸然先动碗筷。因为,在吃”腊八面“之前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。我们要先盛出一些”腊八面“,用筷子把面条搭到院子里各种果树的树枝上。听奶奶说,只有这样让树木先吃了”腊八面“,来年才有更多红红的枣子,甜甜的柿子,满枝的葡萄……这种看似毫无道理可言的习俗,自然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,但现在想来,也许,这更多的是要表达一种淳朴的感恩。而这种习俗终将随着时间被淡忘在记忆里,于是,这份感恩之举也显得弥足珍贵了。

     离开故乡多家,每逢“腊八节“,我常问身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关于腊八节的习俗,但他们从没有听过”腊八面“这种奇特的事物。也许,它只是我的故乡豫西南地区所独有的吧!

    我愈发想念故乡的“腊八面“了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