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帮忙砍价,小心被砍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里村
    2018-03-30 22:07:33   转载

    「警惕」南阳人注意!微信群帮忙砍价藏猫腻,当心自己被“砍”!




    “亲们打扰了,朋友圈第一条帮忙砍价,谢谢。”相信很多人都曾收到过这样的群发信息,集赞的热度渐渐消退之后,微信群开始流行“商品砍价”。一件原价数百上千的商品,朋友参与砍价度越高,最后的价格越低,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邀朋友砍价福利很可能暗藏商业广告,甚至窃取参与者个人信息。


    不知从何时起,朋友圈和微信群里“帮忙砍价”的链接越来越多,这真的是“砍价”的信息吗?近日,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,这些“帮忙砍价”的活动要么是为了收集个人信息,要么就为了骗取钱财。




    小崔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条信息,说是某款手机做活动,只要把链接发给亲朋好友,让他们“帮忙砍价”,等价格砍到0元时,便可以免费领取这款手机。小崔便把这条“砍价链接”发到了朋友圈。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价格一点点砍了下来,可小崔没想到的是,30位好友砍完价后,系统提示砍价人数已到上限,无法继续砍价,而价格被砍到了6元,因为没有到0元,不符合领取标准,忙活了半天的小崔很是无奈,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


    “其实,这种骗局的规则很简单,只要邀请好友为自己‘砍价’,即点击该链接帮忙砍价,就可随机减少不等的金额,直到变为很优惠的价格,甚至可以免费得到礼品。然而,很多砍价成功的网友不但没有收到奖品,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。”建设东路联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李女士说,微信“帮砍价”活动起初只是用于营销,商家通过这种活动吸引市民在朋友圈转发信息吸引粉丝,以便短时间获得大量关注度,得到很好的营销效果。但是后来,这种成本低廉、操作简单且易被市民接受的活动让不法分子盯上了,于是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骗局,充斥着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。市民一旦参与“砍价活动”,相关的个人信息将会泄露,不光对银行账户的安全会造成威胁,各种广告骚扰也会接踵而至。“市民不要轻信这样的信息,应提高自己的隐私保护意识,避免上当受骗。”李女士说。




            河南雷雨律师事务所律师郭秀峰提醒:最好别参与“砍价”活动,有些“砍价”是要填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的,说是防止作弊,其实这是在收集用户信息,往往最后砍到了0元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虽然是举手之劳的事,但有些“砍价”链接里面带有木马病毒,中毒后自己的钱包账号被盗风险很大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