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社旗民俗文化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里村
    2017-06-10 09:10:23   转载

    [摘要]通礼主要通礼有:结婚送彩礼,打发闺女出门添箱,丧日吊孝,五七烧纸;逢年过节,相互看望;老人做寿、添丁祝贺;友人见面,握手问好,客人到来,主人迎于门外,延客入室后,请客坐于左边(客座);在酒餐桌上,

    通礼
    主要通礼有:结婚送彩礼,打发闺女出门添箱,丧日吊孝,”五七“烧纸;逢年过节,相互看望;老人做寿、添丁祝贺;友人见面,握手问好,客人到来,主人迎于门外,延客入室后,请客坐于左边(客座);在酒餐桌上,客人不放碗筷,主人及陪客不能先放下;送客时,客人前边走,主人略随其后,一般送至大门外或路口。无女客,不让妇女及孩童陪席;非至亲小孩一般不带着赴宴。
    婚嫁
    婚嫁一般有以下几个过程:提亲、订婚、成亲、拜堂、谢天地、回门。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一对新人,只要家都在社旗,也会认真履行提亲之外的所有环节。
    生育
    妇女怀孕   俗说“有啦”、“双身子”、“有喜了”。孕妇一般不串门子,不走亲戚,不攀登高处,但可回娘家。
    喜面条      第一胎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中午,家里要吃面条,叫“喜面条“。”喜面条“要做很多,不但自家吃,还要端给本家吃。有了头生男孩,不管是第几胎,都要端”喜面条“。
    送米面     同是在婴儿诞生三天时,家人或托本家执事的人带礼物到产妇的娘家报喜,商定“送米面“的时间、人数;一般是”12“天待”面条客“,产妇娘家及亲戚们会准备米、面、鸡蛋、红糖、挂面条、婴孩衣服及饰品,到时往男方家致贺、赴宴。
    百天
    婴儿百天时照“百天像“,家里包饺子。
    抓周
    小孩满一周岁,即过第一个“生日”时要“抓周“:在一个大簸箕里放书、笔、算盘、玩具和食品,让小孩自己去抓、拿,以卜日后前程;当然现在人们只是作为一宗仪式,而且不管孩子抓了什么都往高兴处解释。
     
    寿辰
    50岁以前的生日称为“过生儿”,到50岁称“半百之年”,生日称“寿辰”或“寿诞日”。是日,早上要煮鸡蛋、炸油条、喝面疙瘩等;中午吃捞面条,叫寿面或长寿面。儿孙晚辈要叩拜、行礼,称“做寿”或“祝寿”。
    丧葬
    一般情况是父母五六十岁时就开始准备棺木、寿衣,操持后事。当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,先穿寿衣,后大哭。随将老人遗体放置堂屋正间,叫“挺箔”。出殡之日,棺内铺放棉花,将遗体从堂屋移出,上罩席棚遮天,下有儿、女、至亲6人叩手,慢慢移入棺内,盖顶封严,叫做“关殓”。建国后,丧葬简化。国家干部职工死亡,所在单位为之举行追悼会,子女、亲友戴黑纱、白花、送花圈表示哀悼。
    称谓
    县境大部分称谓都存在着书面与此习俗称谓的明显差别
    曾祖父母 口语称作老爷、老奶。
    祖父母 口语称作爷、奶,祖父如为多兄弟,则加排行,称大爷、大奶,二爷、二奶等。
    父母亲 称伯称妈(或娘);父亲为排行老二的称爹称妈,排行老三的称叔、称大、称婶等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