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妯娌俩用行动诠释孝道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里村
    2017-06-11 08:49:19   转载

       社旗县苗店镇新章村,62岁的王金绪有两个好儿媳程俊丽和褚文娟,几年来妯娌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道,用生活中的平凡事、点滴情赢得了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。
        婆婆是学习的榜样
        日前,记者来到王金绪家时,小儿媳褚文娟正忙着干家务,又是扫又是擦,又是搬又是挪。
        “妮儿,歇歇吧!屋里屋外根本不脏,不用再扫了。”婆婆王金绪在一旁不停地“唠叨”。
        “妈,没事儿。闲着也是闲着,就剩几件衣服一洗就好了。”褚文娟说话间拿衣服就去洗。
        王金绪说,媳妇从县城一回来,就里里外外开始打扫,半天也没停一下。
        褚文娟说,在她小的时候,爷爷身体不好,母亲不嫌不弃地悉心伺候,特别是每天早上打好荷包蛋端给爷爷吃时,母亲不允许她守在旁边,“母亲说站在爷爷身边,他就会舍不得吃给了我”。二十多年来,母亲起早贪黑吃了很大的苦,但她毫无怨言,“我一定要向母亲学习,做一个好媳妇,谁知出嫁后婆婆的言行更让我感动”。
        十多年前,王金绪公公患坐骨神经痛病,不能正常走路,王金绪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。她每天又是背又是抱,给公公洗澡、洗头、洗脚、铺床、叠被,为了让老人吃得好,端到跟前的一天三顿饭不重样,晚上还要把便桶拎到床前,早上再拎出去倒掉。
        这让老人的儿女有些不好意思,而王金绪说,还有什么比孝敬老人更重要的呢!虽然有些不方便,但照顾老人是她应该做的。公公常常被儿媳妇王金绪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得热泪盈眶,逢人便说:“这真比亲闺女还孝顺、还亲!”
        “婆婆的行为确实很感人,这样的婆婆是我学习的榜样。”褚文娟说,“谁都有老的那一天,对长辈孝顺、体贴一些,我们的子女也会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”
         两地奔波照顾家庭
        程俊丽和褚文娟两个家庭都在县城,每个星期除了周末回家之外,平时遇到不上班的时候,两人也会抽空赶回家。
        “她们在企业上班,收入也不太多,每次回来总先往家里打电话,问缺少什么东西。我说家里什么都有,可回来总是买一大堆东西,吃的、穿的啥都有……”王金绪笑容满面地说,儿媳妇们对他们老两口很关心,不论是谁一回到家,就忙着洗衣、做饭、搞卫生……
        王金绪说,2007年老伴李国喜生病住院,俩媳妇争着把钱往她手里塞,而且忙前忙后伺候老人,这事感动得她流了不少泪。“结了婚叫过了爹妈,咱就是一家人,伺候公公婆婆就得像伺候自己父母一样。”褚文娟说。
        孝顺儿媳众人齐赞
        “都说婆媳关系难处,也不知道你咋当的婆子,媳妇们恁孝顺、懂事,叫人真眼气。”邻居王有说,每当街坊有婆媳吵嘴,劝架的人便说让她们和程俊丽、褚文娟比比,她们便立刻沉默了。
        很多电视剧或小说里都不乏“婆媳斗”的故事,对于婆媳关系褚文娟说:“我就是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娘来伺候,留心她吃得怎样、过得怎样。其实婆媳关系很简单,我把公婆当亲生父母,公婆就会把我当亲生闺女。”
        “妯娌俩就像亲姐妹,相处得非常好,从没见她们吵过嘴。”王有告诉记者,全村都夸她们是孝顺的好儿媳,现在她们是村里人学习的榜样,村里的年轻媳妇都暗暗地在和她俩比,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。
        “养儿方知父母恩。我深知养儿育女不容易,父母年轻的时候为孩子辛苦操劳,现在年纪大了则轮到我们去回报父母。所以孝敬老人、照顾家庭是理所应当的事。”褚文娟谦虚地说,虽然两地奔波很辛苦,但收获了家庭的温暖,值得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