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河南社旗:好政策是奔小康的靠山

    信息发布者:胡里村
    2017-06-16 17:15:20   转载



      天蒙蒙亮,50岁的郎清林已经把超市打扫得干干净净,迎来了第一批客人。麦收刚过,郎清林超市里忙碌依旧。一大早,儿子郎东方正忙着新鲜蔬菜,以便上午超市销售。

      “每天要卖1000多斤新鲜蔬菜,在村上很受欢迎。”说话间,郎东方脸颊上汗水直流。

      2016年,是郎清林最舒心的一年。这一年,50岁的他终于摘掉了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,然而他的脱贫之路并不平坦。

      早些年,家庭贫困的郎清林初中毕业便随村里人外出务工。起初,凭着年轻力壮和在外踏实肯干,他的务工收入让家里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。但是随着2001年他因事故右手残疾的生活便每况愈下,这些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,病情非但没有好转,还花去了不少积蓄,生存成了大问题。

      “这些年在外务工,落下了一身职业病,加上没有技术,回来之初,一家5口只能靠着夫妇俩打短工勉强度日。”郎清林说。
      官营村地处县城附近,区位优势相对优越,加上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,多数村民经过努力脱贫。

      眼见村里人日子越过越好,郎清林夫妇心里很不是滋味。“党的扶持政策好,肯干定能摘穷帽奔小康。”郎清林说。

      2016年,让郎清林开心的是,他在袁营开的超市由于货真价实、诚信经营、义中取利,门庭如市。

      随着超市生意越来越好,郎清林便和家人盘算着扩大超市规模。

      为筹到启动资金,郎清林去银行贷款。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,需要写申请盖上村委会章才行。

      “俺一个贫困户,说要贷款创业村主任会相信俺吗?”郎清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村委会。

      “你想做大超市脱贫是好事,村委会坚决支持。”村支书兼主任徐长青很爽快地把章盖了,并帮他办好手续。

      在银行贷款的支持下,郎清林购买了门面房及运输工具,超市一下子提升了好几倍,家庭收入也直线上升。

      超市生意做大之后,郎清林夫妇并未就此满足,他们还发展养殖业。如今在他家新建的猪棚里,饲养着7头母猪和十几头猪仔。

      “有事干了,有钱赚了,超市开张第一年就挣了3万多元,往后超市红起来了,这日子就好了,脱贫不算啥,小康才是梦。”谈及未来,身残志坚的郎清林眼神里充满希望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